打造服务全国全省协调发展的先锋城市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石义胜 陈海峰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深圳智慧,携手兄弟省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深圳市委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合作示范带动工程,打造服务全国全省协调发展的先锋城市。

实现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决定》提出开展携手港澳“共筑智湾”行动,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领大湾区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共同构建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圆梦”行动。深化与全国主要创新战略区域合作,积极服务泛珠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对口帮扶地区共同发展,发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支持新疆喀什、西藏察隅、四川甘孜、广西百色和河池、广东河源和汕尾、重庆巫山等地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决定》为深圳实现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深圳有条件有责任在探索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更大的贡献,这里面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实现城市内部不同片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如原特区内与原特区外、东部片区与西部片区等。二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港澳以及其他周边城市的联动与协调,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三是先富帮后富、同步奔小康,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深圳对口帮扶全国6省(市、区)34县,这是中央、省赋予深圳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上有更大的作为,要敢于攻城拔寨。

勇当援疆工作排头兵

“《决定》强调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深圳工作全局,并提出到2035年将深圳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这是市委对未来深圳发展的战略规划,也是深圳未来十几年的行动纲领。”深圳援疆前指总指挥刘卫翔表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决定》,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扎实做好援疆工作,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一直以来,深圳援疆前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扎实抓好援疆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深圳援疆前指把“实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有效改善民生保障水平,确保受援地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在医疗、教育、旅游、产业等多方面立体发力精准扶贫,并突出实施科技兴疆。

6月1日,深圳援建新疆首个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深能福塔塔县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并运行;6月底,喀什经济开发区依托深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立的深喀创业创新管理服务中心揭牌,随后,喀什大学—华为创新创业中心、新疆北斗双创基地等一批科技企业相继入驻,“双创”中心正式运营;9月,深圳投资10亿元援建的喀什大学东城校区将投入使用,为喀什大学—华为创新创业中心提供进一步支撑。

刘卫翔表示,接下来,深圳援疆前指将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在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工作重心的同时,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坚持深圳所能与喀什所需相结合,坚持深圳的产业、资金、技术优势与喀什的区位、资源、文化、旅游等优势相结合,坚持着眼长远和立足当前相结合,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扎实推进深圳援疆工作不断争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总指挥王卫表示,在对口帮扶河源过程中,我们注重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措施创新,以深圳的创新优势补齐河源的短板,在精准扶贫、产业共建、民生帮扶和软件帮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成果。

在产业共建方面,指挥部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整合招商资源,围绕河源现有主导产业强链补群,并积极导入军民融合产业;积极筹办“中国河源国际手机创新创业大赛”,以赛招商,集聚项目资源;围绕“科技+金融+人才+信息”,吸引补齐河源创新市场要素。“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中央、省、市的部署,聚焦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构建河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助推河源率先振兴、全面小康,努力将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打造成先富帮后富的样板,探索一条新时代市场经济模式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王卫说。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对口帮扶汕尾以来,投入“1+4”园区的产业共建类资金累计达56.01亿元,共建产业园区引进项目116个,已建成投产项目21个,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产业,如:龙岗区引进海丰工业园的厦门威翔航空,坪山区引进陆河新河工业园的比亚迪项目,深汕产业园引进万泽航空发动机特种材料、军用无人船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市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决定》相关要求,聚焦产业共建,继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龙头,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进度,以产业项目落地竣工投产为目标导向,督促已投产项目扩能增效,力争有条件的项目尽早动工,早投产,为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该负责人说。

相关产品

评论